国海证券:医药行业政策持续改善,优先选择三大投资方向(附股)

热点 2025-07-06 00:57:40 15231

【国海医药 | 行业跟踪】医药行业政策持续改善,国海改善股优先选择三大投资方向

来源:国海研究Healthcare

医药行业政策在三大领域持续改善:1、证券政策资方高值耗材 IVD集采规则完善、医药优先降价趋于温和;2、行业选择向附国家设立财政贴息贷款支持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持续带来需求释放;3、大投创新药医保谈判简易续约规则出台,国海改善股降价幅度逐步温和且更可预期。证券政策资方

(1)中成药集采对独家品种影响很小。医药优先

2021年,行业选择向附湖北中成药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未纳入中药独家品种;2022年,持续湖北中成药省际联盟第二次集采仍未纳入独家品种。大投

(2)医保“简易续约”规则减轻创新药降价预期。国海改善股

2022年6月29日,证券政策资方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医药优先提出协议期基金实际支出未超过基金支出预算200%的独家药品可以“简易续约”;10月12日,提出“将新增适应症纳入简易续约考虑范围”。

(3)器械暂不纳入集采。

2022年9月3日,《国家医保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中明确创新医疗器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在集中带量采购之外留出一定市场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间”。

(4)口腔种植牙价格治理优于预期。

2022年9月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规定三级公立机构种植牙医疗服务费4500元,且能上浮20~40%,民营机构对比本地区公立医疗机构自主定价。此前参考宁波市种植牙价格治理案例,悲观预期种植牙总包收费限价可能为3500元,《通知》限价优于预期。

(5)冠脉支架续约相比首轮集采价格有望涨价。

2022年9月9日,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续期,规定产品最高有效申报价为798元/个、伴随服务最高有效申报价为50元/个,申报价格不高于最高有效申报价即可确定为拟中选产品,较2020年11月冠脉支架首次集采的国产品牌中标价上涨6%~70%。

(6)骨科脊柱类耗材集采落地,降幅符合市场预期。

2021年12月《关于开展脊柱类医用耗材相关企业领取数字证书工作的通知》发布,脊柱耗材国采启动;2022年7月集采方案正式公布;9月27日公布集采中选结果,降价幅度符合市场预期。

(7)财政贴息贷款支持医疗设备更新改造。

2022年9月,卫健委响应国常会决定,发布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据公告,全国已上报超过2000亿元的医疗设备贷款需求,贴息贷款将成为医疗设备采购的重要资金来源。

(8)电生理集采方案好于预期。

10月14日,福建省等27省省际联盟发布《心脏介入电生理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1号)》,组套降幅大于等于最高有效申报价的30%即获得拟中选资格,单件产品降幅大于等于最高有效申报价的50%即获得拟中选资格,好于预期。

(9)肝功生化试剂省际联盟集采亦可能优于市场预期。

回顾过去1-2年医药行情,我们认为,资本市场对医药产业政策(尤其是集采政策)的悲观预期是导致行情较为弱势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期口腔种植牙价格治理优于预期、福建等27省心脏电生理集采、江西等22省肝功生化试剂集采、创新药医保谈判“简易续约”以及财政贴息贷款支持医疗设备更新改造等利好政策频出,带动行业整体投资价值显著提升。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以下三大方向:

一、推荐重点关注高值耗材 IVD。高值耗材(如冠脉支架、骨科耗材、心脏电生理、主动脉覆膜支架、血液灌流器等)以及IVD试剂等医疗器械各个细分方向过去几年持续受到国家或地方集采影响,市场对集采政策的悲观预期驱动主要标的股价大幅调整。展望未来,随着国家集采政策的持续优化,市场预期有望持续改善,相关上市公司亦有望实现估值回归。

二、推荐重点关注医疗设备方向。(一)医疗设备施行招标采购模式。医疗设备作为医院固定资产,为医院自主招标采购,目前医疗设备仍为医院成本项、由医院实行自主招标;此外,医疗设备出厂价并未虚高。(二)国家政策推动医疗设备实施进口替代,医疗设备实为享受政策红利的少有医药细分行业。近年来,国家推动医疗设备进口替代的政策导向愈发显著,一方面有利于节约采购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可控水平。进口替代持续推进中,国产医疗设备已逐步实现技术迭代升级。(三)需求端催化:国家推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目前各地政策推进速度快、力度大,预计今年Q4订单即有望快速增长。

三、推荐重点关注中药OTC方向。政策支持、产品提价、头部品牌市场份额提升、渠道库存周期弱化,四大利好驱动中药OTC板块行情。(一)中药注册审批改革、《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等体现了政策从药审、医保、卫健、人才全方位呵护中医药发展。(二)2015年发改委取消药品价格行政定价后,中药OTC产品具备自主定价权,重点产品能实现量价齐升。(三)线上销售占比迅速提升,因为线上无法实施终端拦截,龙头品牌线上份额超过线下,驱动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品牌集中。(四)由于近年来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飞跃,大中型中药OTC企业可以通过开发自有“进销存管理系统”,并实现与渠道和主要终端的信息系统互联,从而实时掌握产品在渠道的进销存状况,驱动公司业绩稳定性大幅提升。

亦可关注消费医疗和CXO等方向。消费医疗行业空间广阔、高成长性、量价齐升等长逻辑未发生变化,近期相关公司业绩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未来有望受益于疫情影响缓解、消费好转。CXO板块全球医药外包产业转移大趋势不变,凭借中国本土工程师红利、完善的化工产业链、丰富项目经验等优势,国内CXO深度参与全球创新药研发供应链。

集采和创新药医保谈判规则优化,财政贴息贷款支持医疗设备更新改造带来需求释放,医药政策持续优于预期,维持医药生物行业“推荐”评级。

重点关注个股:1)高值耗材:建议重点关注、、、,亦可关注、、、等;2)IVD:建议重点关注、、迈瑞医疗,亦可关注、、、等;3)医疗设备:建议重点关注迈瑞医疗、、、、、;4)中药OTC:建议重点关注、、、,亦可关注、、、、等;5)消费医疗:建议关注、、固生堂、、、、、等;6)CXO:建议关注、、药明生物、、、等。

风险提示:政策改善不及预期的风险;医疗新基建不及预期的风险;疫情影响超预期的风险;海外市场需求不足的风险;海外地缘政治风险。

资料来源:Wind资讯,研究所(注:心脉医疗、惠泰医疗、微电生理、南微医学、健帆生物、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安图生物、新产业、迈克生物、亚辉龙、万孚生物、基蛋生物、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奕瑞科技、马应龙、东阿阿胶、长春高新、九洲药业、药明生物、药明康德、美迪西盈利预测取自万得一致预期;本表除固生堂、药明生物的股价单位为港元外,其余均为人民币,汇率为1港币=0.9059人民币。)

证券研究报告《医药行业政策持续改善,优先选择三大投资方向——医药生物行业动态研究》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5日

发布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周小刚

SAC编号:S0350521090002

【医药组介绍】

周小刚,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工学本科,具有5年医药实业工作经验、8年医药研究工作经验。

万鹏辉,中科院药物所药物化学硕士,3年医药二级市场投研经验,主要覆盖CXO及软镜等板块。

沈岽皓,华东师范大学药化硕士,3年海外医药投资经验,2022年加入国海证券医药组,主要覆盖中药及生命科学上游等板块。

李畅,北京大学药理学硕士,具有1年医疗实业工作经验,主要覆盖创新药等板块。

李明,北京大学金融科技硕士,2021年加入国海证券医药组,主要覆盖医疗服务、眼科产业板块。

林羽茜,悉尼大学数据分析硕士,2021年加入国海证券医药组,主要覆盖医疗器械、制药装备板块。

赵宁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硕士,生物工程+金融复合背景,2020年加入国海证券,现从事医药行业研究,主要覆盖中药、生物药板块。

本文地址:http://bbs.thepeaksresidence.com/html/204c1599780.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022新华网思客年会共论中国经济下一程

NASA阿特米斯一号登月火箭继续进行最后准备工作以便下个月发射

榨菜里吃出脚指甲?涪陵榨菜回应:异物被丢弃已无法检测和查证,研判为青菜头根茎

海外资管巨头重仓中国路线图曝光:阿里巴巴、拼多多等成为海外基金青睐对象

世界杯要通宵看球?收下这些Tips,教你减轻伤害

京东集团:董事会已批准现金股利,股利总额约10亿美元

美国国会发布佩洛西访亚洲行程:日、韩、新、马

猴痘疫情蔓延 专家忧富国抢疫苗重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