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关于防范冒用银保监会名义实施“清退回款”诈骗的风险提示

焦点 2025-07-06 00:07:22 838

原标题:关于防范冒用银保监会名义实施“清退回款”诈骗的清退回款风险提示

近期,我会监测到有不法网站假冒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银保银保发布带有“银保监会认证”“中国银保监会”等不实信息内容,监会监并以“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名义实施诈骗。关于上述诈骗行为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防范损害监管机构声誉,冒用名义造成了恶劣的实施示影响。为此,诈骗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4期风险提示,险提提示金融消费者要提高警惕,清退回款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银保银保如发现此类涉嫌诈骗犯罪线索,监会监应立即向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报案或反映。关于

一、防范中国银保监会从未设立或授权设立所谓回款渠道,冒用名义一旦发现此类情况,请立即报案或反映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从未设立或授权设立任何“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渠道。中国银保监会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法依规对全国银行业保险业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维护银行业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各银保监局作为中国银保监会的派出机构,在中国银保监会的授权范围内履行监管职能。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是金融监管机构职责,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不会向消费者收取任何名目费用。若有以“中国银保监会”“银保监会认证”等名义,或自称中国银保监会、某银保监局的工作人员联系消费者,假借监管权威要求转账、汇款、交费等行为,消费者要保持高度警惕,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向中国银保监会或当地银保监局反映,中国银保监会及各银保监局联系电话可通过官网www.cbirc.gov.cn查询,相关情况也可通过拨打12378热线反映。

二、中国银保监会多次提醒消费者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警惕套取信息、转账、收费等行为,通过取得金融业务经营许可的机构获取金融服务

不法分子常常以“官方回款”“清退回款”名义欺骗群众,编造“成功案例”,利用消费者急于回款、挽回损失等心理,以达到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消费者要谨防“回款”类诈骗侵害。

我会多次发布过有关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警惕被不法分子套取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身份信息等个人敏感信息;小心不明身份人员提出的转账、收费、充值要求,防范连环诈骗套路;对不明来源的“小道消息”“内部消息”以及网站信息、微信群信息等网络平台传播的非官方发布信息,要提高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避免误入骗局,受到“回款”类等各种诈骗手段的侵害。

类似的诈骗手法有针对P2P网贷机构出借人的“回款”诈骗、“官方回款”诈骗以及“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解债上岸”“代理退保”“白条代偿”“银行直存”等,均是利用消费者急于解困、急于挽回损失等心理特点,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财产安全,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失。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投资、理性借贷观念,通过依法取得金融业务经营许可的机构获取金融服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请立即向公安机关、相关部门报案或反映。

本文地址:http://bbs.thepeaksresidence.com/html/158e40099441.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从人工智能大会看“AI进村入厂”,金融科技持续赋能实体经济

和信投顾:沪指跌超1%回补近期缺口 机器人概念股再掀涨停潮

一场婚外情引发的悲剧:21岁\

西安:部分公共场所实施7天临时性管控,不是“封城”

改革激发动力 央企上市公司做强做优做大再提速

丙二醇事件或影响全年业绩,麦趣尔股价一度跌逾6%

上海玛雅海滩水公园7月6日和7月7日暂停开放

传一加Nord系列将独立 有完整产品规划 定位类似Redmi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