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访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

热点 2025-07-05 20:16:55 9

来源:经济杂志

党的扎实字经质量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推进成就举世瞩目。国数2021年,济高技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以下成效:一是发展访工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全球领先。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业和光纤网络和移动宽带网络,截至2021年底,信息信息建成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化部5G终端连接数达到5.2亿户。司副司长二是王建伟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步伐加快。5G标准、扎实字经质量技术、推进产业、国数网络和应用全面突破,济高技术集成电路、发展访工发展新型显示、软件等领域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2021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软件业收入分别增长15.7%、17.7%。三是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提速升级。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数量超过160万家,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协同研发设计、数字工厂、智慧矿山等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表示,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记者:《“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从哪些方面进行规划部署?是否有时间表和路线图?

王建伟:《“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需从2020年的7.8%提高到2025年的10%。如果“十四五”期间GDP增长预设为年均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需达到年均增长10.4%,为GDP整体增速的2倍以上。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促进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一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高端芯片、传感器、通用处理器、关键软件等领域研发突破和迭代应用。加强量子信息、先进计算、未来网络等前沿技术布局,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二是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千兆光纤宽带网络部署工程。全面推进5G网络建设,优化IPv6性能和服务能力,统筹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与算力设施。推进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提升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三是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拓展工业大数据应用场景,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应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四是推动数字产业化创新发展。实施5G应用创新和产业生态培育工程,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高质量建设名城、中国软件名园,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五是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潜能。持续指导北京、上海大数据交易所建设,鼓励地方在数据条例等法律法规方面先行先试。持续推进数据管理国家标准(DCMM)贯标,提升企事业单位数据管理意识和能力。

六是持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的宣贯落实,支持各地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政策。深化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积极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规则制定。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潜能

记者:上述《规划》中对“数据要素”进行了反复强调,并提出了“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等重点任务。去年工信部还发布了《“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请问我们应该怎么理解“数据要素”?另外,我们注意到各地高度重视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组建了很多大数据交易所,请问如何看待这一现状?

王建伟:关于数据要素,从认识上看,数据已经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业界普遍认为,数据要素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也就是新型“燃料”,数据的流动,就像是石油的燃烧,可以产生动力,动力带来价值,数据的流动带动技术流、物质流、人才流、资金流,从这个角度上讲,数据是新生产力。二是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钻石矿”,通过挖掘提炼产生价值,体现在通过多维度、多领域数据揭示单一数据无法展示的规律,实现精准决策,增加确定性、可追溯性、可预判性,降低决策失误,降低风险,从这个角度讲,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

当前各地高度重视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例如,广东、江苏等地率先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圳、上海、贵州等地纷纷出台数据条例,贵阳、武汉、吉林等地已陆续建立29家数据交易机构。但由于数据资源确权难、数据权利行使难、数据开发收益难、数据管理统筹难、专业人才培育难等问题,相关机构同质化严重,整体建设效果不佳。为进一步探索数据交易所建设路径,去年,我们相继支持北京、上海成立大数据交易所,各地方在数据交易方面的探索力度不断加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建立数据资源确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健全数据产权交易和行业自律机制。二是引导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工业企业等开放数据,提升数据供给体量和质量。三是组织开展数据资产评估国家标准研制和试点示范,健全数据要素价值体系。四是大力发展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培育一批数据交易服务商。

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记者:当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如何?接下来将采取哪些措施,支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王建伟: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已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创新突破、增强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业务模式、企业形态深刻变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态势良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基础增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建设水平持续提高。截至2021年底,我国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165个,较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过7600万台(套),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数据汇聚能力持续增强。

二是范围变广,数字化转型的行业和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40多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2000余个,形成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生产能效管控等20个典型应用场景。截至2021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3%、74.7%。

三是程度加深,数字化转型模式和转型内容持续多样。企业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打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各环节信息“大动脉”,转型方式从单点应用向综合集成转变,转型内容从生产外围环节向高价值环节延伸,持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截至2021年底,开展网络化协同的制造企业和服务型制造企业比例分别达到38.8%和29.6%,数字化改造的提质降本增效作用显著。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强统筹协调,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持续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升广度,持续加强数字化转型供给。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构建“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多层次平台体系。加快推进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等数字化改造关键产品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培育优质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鼓励面向传统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需求研制个性化解决方案。

二是提升速度,持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基地、进园区、进集群。研究出台各类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文件,推动关键领域标准研制,指导企业明确转型路径,加快转型步伐。深化“5G+工业互联网”在重点行业领域的融合应用,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水平。

三是打造生态,持续优化数字化转型环境。完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新模式。加快研制工业数据交互等基础共性标准,推动数据管理等国家标准贯标实施。探索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升要素供给潜力与配置效能。鼓励金融机构定向开放面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金融服务产品。(记者张军红)

本文地址:http://bbs.thepeaksresidence.com/html/096d2479965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金融科技平台二季度业绩普遍下滑,小微业务成大方向

经济日报郭言:美芯片“护栏”严重干扰全球产业链

三部门:加强供水管网建设与改造 升级改造水厂工艺

欧盟最新能源政策:限制电价 征收暴利税 强制削减用电量

打新早报:标签印刷设备稀缺标的,炜冈科技值得申购吗?

反假货币宣传月 | ①教您识别假币骗术

北京经开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示范区

石景山通报!这7家企业防疫不力被点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