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联科技冲击IPO 创业板定位和产品质量受关注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燕青
消费电子公司绿联科技拟通过创业板IPO募资15亿元,绿联量受保荐机构为。科技从招股书和深交所问询来看,冲击O创由于研发费用率偏低,业板绿联科技的定位创业板定位被深交所关注,最近三年公司净利润平均增速低于营收增速;此外,和产公司多次被行政处罚,品质产品也曾因质量问题而被消费者投诉。关注
资料显示,绿联量受绿联科技主营3C消费电子产品,科技涵盖传输类、冲击O创音视频类、业板充电类、定位移动周边类、和产存储类五大系列,品质包括充电器、充电线、移动电源、手机支架、移动硬盘等。
对于深交所询问公司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绿联科技表示,公司在行业通用技术、标准的基础上,通过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在科技消费电子领域的工业设计、硬件设计、软件研发、工艺制造等方面掌握多项核心技术。
然而,公司研发费用率却低于同行平均水平。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绿联科技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17%、3.47%和4.54%,而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5.59%、5.27%、5.06%。
研发投入低导致了公司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截至今年8月中旬,绿联科技及其子公司拥有境内专利729项,而其中不少为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只占到了12项。
为此,深交所要求绿联科技结合研发费用率较低说明能否跟上行业技术更新替代,与可比公司相比是否处于技术落后的情形。对此,公司在回复中表示,研发费用率较低主要是与可比企业的业务模式、产品类别有所差异,但不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
最近三年,绿联科技净利润平均增速明显低于营收增速。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0.45亿元、27.38亿元和34.46亿元,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亿元、2.98亿元、2.97亿元。去年公司营收增长26%,但归母净利润却下滑。
对于下滑原因,绿联科技表示,因受到上游采购成本的影响,其采购的芯片、线材以及代工厂成品的价格都普遍上涨。
数据还显示,最近三年,绿联科技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9.67%、38.01%和37.15%,短短两年下降超12个百分点。对此,公司回复采访时称,这是由于公司自2020年1月起执行新收入准则。如果将2019年按照新收入准则模拟调整运费后,公司2019-2021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6.40%、38.70%和37.85%。
招股书显示,最近三年绿联科技曾多次被行政处罚。2019年1月、2020年10月、2021年11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监管局出具了相关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2020年10月处罚原因为“发行人生产销售的PB132 绿联移动电源(20000mAh)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涉及罚款9.38万元。
对此,绿联科技回应称,上述事项不构成重大违法违规。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此外,最近三年公司还因产品质量问题被消费者起诉,一次是因为公司Type-C 扩展坞导致客户笔记本电脑接口损坏,另一次是因为音频线长度不足;两起诉讼均达成和解,绿联科技分别赔偿5318.5元、560.08元。
本文地址:http://bbs.thepeaksresidence.com/html/015b55699428.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